2010.05.21 之前的舊文章
在地化經濟
分類:見解&觀點 2010/05/21 22:25
近來最熱門的議題就是我們要不要與大陸簽訂ECFA!?除了朝野雙方以政治、經濟層面在爭論不休外,它已經突顯出「全球化經濟」衍然成為國際貿易的王道思維,每個國家都唯恐被邊緣化,而急於與其他國家訂立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或許這已是國際關係發展的趨勢,我們無從迴避。但以「全球化經濟」著重於成長、效率的經濟思維,希望達到「量」「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目的,但它背後隱藏的問題我們是否曾經正視過呢?對於可能的問題我們是否有因應策略呢?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
以目前「全球化經濟」模式中,沃爾瑪百貨(Wal-Mart)是令人耳熟能詳的範例,利用全球化分工生產,將產品價格壓低銷售,或許對個人、家戶的消費者而言可以減少部份支出,但曾有研究追蹤發現,沃爾瑪百貨(Wal-Mart)在美國愛荷華州短短幾年內的擴張後,該州有上千家在地的雜貨店、五金建材行、服飾店、藥局…等關門歇業,不僅造成失業的問題,在地社區逐漸沒落瓦解,經由都會區的拉(Pull)及鄉村區的推(Push)之效應,產生大量人口的遷移至都會區討生活,此現象是土地利用的扭曲;再者,在地消費收入絕大部份回流到財團的口袋裡,不會繼續在當地流通,這也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
目前「全球化經濟」的「量」「效用最大化」思維大行其道,財團連鎖式經營模式讓消費只是消費,不管是價格平民化或是價格尊貴化,過程中人與人互動連結已被淡化,這是我們要的嗎?更不用論「全球化經濟」對環境生態產生的衝擊。
近年來,開始有人倡導「在地化經濟」思維,從網路上節錄出英國綠黨領袖的看法如下:
『經濟在地化是一場綠色經濟革命,它同時訴求經濟、環境與民主權力的重新分配。在地的、綠色的經濟發展有三項核心原則:
一、是尊敬在地自然體系的限度,不以環境破壞為經濟發展的代價;
二、是追求公平與正義,經濟發展的成果不應集中少數人身上、擴大貧富差距;
三、是必須受到民主的節制,在地經濟的發展方向不再由跨國企業與組織支配,人民能夠決定自己想要的經濟發展方向,並增加經濟利益公平共享的可能。』
看到上述見解大家一定覺得好像講的很複雜、難懂,可能是其背後的種種原因,在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不易體會到。
不過,我想從自己這一年來的經驗談談:
從去年五月搬到樹林山佳後,到台北的通勤方式以火車、捷運及機車三種工具混搭,有時會將機車停到萬華車站,汀州路成為來往市區主要路線,沿路有些賣大腸麵線、米粉湯…等的小攤販、店家。我有時吃早餐或貪嘴時會停下來吃一下,吃東西的過程中若有機會也會與他們聊聊,其中像是無償使用國有地一角賣大腸麵線、肉圓的阿伯已經賣了二、三十年,聊幾次才知道他每天從楊梅騎機車往返,我聽了有點驚訝,不只是為了每天幾千元的營收,我想還有對此地一份割捨不掉的情感;另外常去吃的米粉湯──艋舺嫂,第一次吃一碗米粉湯15元、兩塊油豆腐15元覺得很實在,之後再去吃米粉湯時就很喜歡聽阿嬸和熟客的對話,有時客人尚未坐定開口時她就順口說出他們要的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消費,而是人與人互動的連結,我多去幾次阿嬸就猜我想點什麼,不時地問我要不要加湯?有一次還請我吃根香蕉(那香蕉是附近水果攤將有點熟賣相差的送給她),後來去吃點小菜就不說要切多少錢,就給阿嬸搭著切,記得有一次吃完付錢時,拿出口袋裡的零錢問多少錢要付時,阿嬸直接就從我手中拿去部份銅板,我看著也不經意笑起來,我覺得那是種互相信任的感覺,前幾天我將自己拍的貓咪照片洗幾張送給阿嬸,結果她女兒看到後格外興奮,原來家裡的小朋友超喜歡貓咪的。我想很多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
我認為「在地化經濟」不只是一種單純消費交易行為,而是建構在人與人連結中「質」的關係深化基礎上,它也給我一些啟示,某些消費、業務的關係是可以靠實在的品質與樸實的應對且透過在地化方式來延續,不一定是依賴著品牌與包裝。我開始嘗試利用「在地化經濟」思維來切入工作、生活之中。
留言列表